Clay

Clay

新聞通訊 2023-01-20

#WritingOutput/Newsletter

隨機漫步 newsletter,第 29 期 ~ 離人群越遠,離自己越近#

大家好,今天是臘月二十九,明天就是年三十了,最後的一個工作日,也剛好是週五,在這裡提前給大家拜年,希望大家兔年一切順利,身體健康。

最近看節目,聽到一句話,決定用做標題:“離人群越遠,離自己越近”

見聞 & 感悟#

關於學習
很多人想要學習某項技能之前,最常問的一個問題就是,我怎麼學啊,推薦一個好的方法吧,最近看到一個觀點,“如果學習某樣東西,你能在市面上找到非常多的學習方法,那麼學會它最重要的就是恆心,而不是方法。”

直接去做吧,不要犯眼高手低的錯誤。

如果想要精通一項技能,那就要深入的研究,比如你想學習做一道菜,不能只是品嚐味道,要明確的知道裡面的配料

農夫思維
先問一個問題,如果地裡的莊稼長勢不好,農夫對著莊稼喊話會用嗎?你一定覺得很可笑,對著莊稼喊話,怎麼可能有用?

換個問題,你寫了一篇文章,然後對著讀者大叫,雖然對象變成了一個人,然後有用嗎?你在賣一樣東西,對著顧客大叫,怪他們不買,有用嗎?

所以,農夫思維提醒我們,了解事物的特性和規律,接受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別發脾氣,開始做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和斯多葛學派的理論有點像)

放下
來自 James Clear 的 NewsLetter

"At the end of each year, I ask myself two questions:

  1. What do I want to create in this New Year?

And, perhaps even more importantly,
2) What do I want to let go of?"

我們定目標都是自己要得到什麼,那有沒有想過,為了得到這個東西,自己考慮過會捨棄什麼嗎?其實更重要的反而是後者,有捨才有得。


聽 & 讀#

人生十二法則
我並沒有看這本書,是從另一篇文章看到了相關的內容,記錄了自己認為有用的幾條內容。

  1. 關注孩子,作為一個父親,我自然是認同這個觀點的,作者說,如果孩子在和你分享一些事情,你一定要放下手機,專心的聽,除非你希望她以後不會在告訴你任何事情。
  2. 抱怨世界之前,先清理自己的房間

人生困惑 20 講
最近在微信讀書上面聽這本書,內容有些大雜燴的感覺,但也還有點收穫,其中聽到了一段關於積極心理學發展之初的介紹,其實積極心理學來自於習得性無助的研究,當大部分的人都關注的是通電之後,只會趴在那裡哀嚎的狗狗的時候,依舊有個別的狗狗是會跳出籠子的。那這個說明了什麼呢?

延伸出來的一點就是,我們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一些負面情緒難以控制的時候,才會想起來心理學,我自己也是,比如覺得自己最近的情緒有問題,或者想法有些跑偏的時候,會主動的去找一些心理學書籍來看,來尋找答案,這很正常。

但是我們或許也可以想一想,為什麼不可以在沒什麼負面情緒的時候去學習一些心理學呢,比如積極心理學,不用等到出了問題才覺得需要,就像我們總是說,平時要注意保持身體健康,不能等生病了才開始重視,預防大於治療。其實心理層面也是一樣的啊。


以上就是本期的 Newsletter 的全部內容,有任何問題,歡迎郵件溝通,感謝閱讀。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