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漫步 newsletter,第 20 期#
又隔了一週才寫,上週五去參加公司的團建,來到公司第一次參加集體活動,也是第一次帶家屬參加這種活動。
週五中午出發,先去必勝客吃飯,小朋友又得到了一個侏羅紀 3 的背包和恐龍,套餐裡的牛排還是挺好吃的,剛吃完飯,小朋友就開心的說,去酒店囉。
目的地是京郊,我們是直接開車去的酒店,晚上和公司同事一起吃飯,過程還是挺開心的,雖然都不認識。後面的遊戲環節,媳婦和孩子玩的也還挺高興的。其他同事也有很多帶孩子參加的,一堆年齡相仿的小孩子,跑來跑去就能歡聲笑語。
最近這一週,感覺輸入上面不算多,現在在讀的是余秋雨老師的《山河之書》,整本書像是一本遊記,讀起來很輕鬆,但是忘的也很快,不過也有收獲,認識了不少的生字,比如袞袞諸公(專稱居高位而無所作為的官僚們),詰問(反復詢問)等等,再次感嘆一下,原來自己看一本中文書,也還有會遇到這麼多的生字。
讀到有關莫高窟文物被西方盜走的段落,也是看的情緒起伏,自身實力不濟的時候,是沒人跟你講道理的,也不會管他的主人是誰。
其實最近還讀了一本書,《自洽》。開頭有句話還是挺有總結性的,“30 歲前,我聽到各種意見都覺得挺有道理,也就是說領會和理解能力還不錯,但是缺乏自己的判斷和批評。而有了一些經歷之後,我會覺得有些道理只能掛在嘴邊,放在現實是行不通的。”
作者提到的高光和低谷:相比高光,低谷更讓人成長。回首過往自己和他人的各種 “高低” 時刻,我發現,沒有過不去的高光,但會有走不出的低谷。這個其實還是挺現實的,畢竟高光時刻,人人求之不得,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接一個的高光。同時,低谷也不可避免,如何正確的對待低谷,對人生的走向影響更大。
作者還提到了長期主義,不求即刻的回報,給出的建議是,要離所謂的潮流、時下熱點、眼前小利遠一點,盡量站到高處看事情,甚至嘗試著站在人生甚至社會發展的角度看事情。一個人 “能遠” 了,格局也就大了,精神也就更靠近長期主義了。
不知不覺已經第 20 期了,感覺我離長期主義也更近了一步。
以上就是本期的 Newsletter 的全部內容,有任何問題,歡迎郵件溝通,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