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漫步 newsletter,第 19 期#
见闻 & 感悟#
上坡要努力,下坡要开心#
周末无聊刷 YouTube,看了一会「披荆斩棘」,其中有一段采访张震岳,他说到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年,张震岳进行环岛骑行,途中有一段路骑到他家附近,他妈妈给他们加油,然后对他们说,“你们骑车已经很累了,但是要记得,上坡要努力,下坡要开心”
非常简单,朴实,却属于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一句话。这十个字,很好的总结了人的一生可能遇到的境遇,谁都不是一帆风顺,起起伏伏再正常不过,快乐的点不是到达顶点的那一瞬间而已,在下坡的时候,同样可以开心享受。
又联想到了,项飙老师之前的一个比喻,很多人活的就像是一只蜂鸟,只有不停的拍打翅膀,才能让自己不会落下来。其实偶尔的放松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经常说要劳逸结合,如果之前已经很努力的「劳」了,那之后也请一定要心安理得的,全身心的享受「逸」,没必要稍微松懈就开始焦虑不安,紧绷的时间太长了,会出问题的。
听书 & 读书#
精要主义#
再次感叹有时候不能看书名就下结论,就好像人不可貌相一个道理,我是在跑步的时候听的这本书,一般选择在跑步的时候听,就是觉得不会有太多的收获,单纯的打发时间。
不过听的过程中,有被一些观点触动,所以有重看了一遍文稿,记录了一些笔记,比如书中提到,「光有道理不懂方法,事情做不下去;光有方法不懂道理,事情做不长久。」
这本书还提到了,选择对于人的重要性,而选择越多,越难把重要的事筛选出来;也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 “决定疲劳”:要作的决定越多,决定的质量越差。
所以,选择的第一步就是「甄别」,很多的选项都是噪音,我们要学会找出里面真正有价值那一项。
甄别能够顺利进行,就要懂得「取舍」,正像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说过:“所谓的解决方法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取舍。”
所以精要主义就是要掌握选择权,然后甄别出那些最有价值,做出取舍,最后坚持不懈。
最后分享一下书里提供的用于取舍的方法,有些极端,供参考:「如果答案不是一个确定的‘是’,那就应该是一个肯定的‘否’」
炒作机器#
又是一本讲互联网对当今人们生活影响的书籍,有些数据和比喻,还是挺有意思的,比如作者把网络效应比喻成了引力,某个网络聚集的人越多,质量就越大,质量越大,引力就越大,引力越大呢?吸引来的人会更多。
网购的人应该都会参考评论,好评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书中就提到了一个数据,有 92% 的消费者会阅读各种评论,但是真正去写评论的人大概只有 6%。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意味着 6% 的人影响了 92% 的人的想法和行动。我对 6% 这个数据还是持有怀疑态度的,但是我相信的是这个结论,也就是少数人的决定,最后影响更多人的想法和行为。
就着互相影响这个问题,书中又说,有一个实验,如果让一群人猜一头牛的体重,第一次是完全独立的,没有任何交流,得到的平均值,很接近牛的真实体重,第二次让参与实验的人可以互相交流,就是可以商量,结果第二次的平均值要比真实体重差非常远。读到这里让我想到了乌合之众这本书,而一个群体的力量之所大的前提是,每个个体都是相互独立的,这是基础。
综上,作者的观点就是:「社交媒体它最大的属性就是放大人与人之间的影响。」
以上就是本期的 Newsletter 的全部内容,有任何问题,欢迎邮件沟通,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