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漫步 newsletter,第 10 期#
見聞 & 感悟#
關於疫情
- 之前全國的大部分焦點都是在上海,各種的好的壞的也是看了不少,其實疫情已經進入第三年了,還算幸運,基本沒有對我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不過這週北京的疫情開始嚴重了,尤其是我家附近,前兩天封控區剛好劃到了隔壁小區,結果今天早上六點多,小區群就通知了,一例初篩陽性,只進不出了。
- 苦中作樂吧,有點巧合的是,我還在聯繫公司的 leader,說明小區的情況,結果公司那邊也被劃為封控區了,全員居家辦公,太巧了,基本是同步的,一天都不差,甚至一個小時都沒有。
- 因為每天早上都有疫情的最新消息,所以這兩天醒的都挺早,居家辦公有個好處,省去了通勤的時間,既然有空了,索性下樓出去跑步(其實是擔心,這一例別是我們單元,要不然就連樓都下不去了),心情放鬆之後,狀態也挺好,跑了 5 公里,很久沒有跑 5 公里了,平時都是 3 公里左右,因為平時早上的時間也沒有那麼充裕,所以要是真的封控 14 天的話,可能最近跑步的距離會明顯增加,尤其是天氣暖和了,跑起來也舒服多了。
- 還有一點比較尷尬的吧,最近本來有點其他方向上的規劃,也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不過現在因為疫情,估計大概率是黃了,說什麼好呢,也是這就是命運吧,錯過了這次機會,我可能也就踏實了,至少今年就不再想去改變現狀了。
聽書 & 讀書#
超級思維
這本書討論的是思維的方式,書裡面列舉了很多的看起來很奇怪的問題,不過有些問題也確實很奇怪,但是討論的重點不是問題本身,而是如果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之後,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挑一個比較正常的問題,這是一道 Google 的面試題,請問:「芝加哥有多少的鋼琴調音師?」,很多人如果遇到這種問題,可能第一反應會很慌張,或者弄不清楚這個問題的意義,正常來時,誰會知道這種問題呢?但是其實面試官要的不是答案,而是你的解題思路,梳理管這個叫理科思維,有理科思維的人,就會試著去解決它,比如你首先應該知道的就是芝加哥到底有多少人口,然後再知道有多少人擁有自己的房子,因為租房子的人大概率不會買鋼琴,再然後,有自己房子的人,有鋼琴的有多少,一架鋼琴,一年需要調幾次音呢?還需要知道學校,酒吧,培訓機構這種地方有多少鋼琴,有了以上的信息,就能算出一個大概的值了,如果你說出了上面類似的思路,不過最後答案如何,你已經體現出了你的理科思維。
另外,作者也說了文科思維,他說文人對待事物一般都是感嘆式的,比如贊美,唾棄等等,而理科生在乎的是追求真相,不過多的談論好壞與美醜,更喜歡談利弊,在利弊權衡上做出最有利的選擇。
而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理科的思維思考,用文科的語言來表達,這可能是能力最全面的體現了。
以上就是本期的 Newsletter 的全部內容,有任何問題,歡迎郵件溝通,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