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y

Clay

NewsLetter 2022-03-04

随机漫步 newsletter,第 4 期#

一句#

满足欲望并不能消除欲望,反而会加强欲望。我们越是对欲望屈服,就越会有更强烈的欲望,而抗拒能力则会越来越低,当你驾驭了自己的欲望,也就能控制住欲望所导致的一系列负面情绪。

听书 & 读书#

病者生存

  • 本书说的内容主要是,在人类进化(自然选择)的过程中,为什么一些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疾病没有被淘汰掉?
  • 先说结论吧,作者的观点是,一些看似会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实是在避免人类遭受更严重的疾病侵袭,也就是 “两害相权取其轻” 的自然选择结果。
  • 举例来说,比如糖尿病,纬度越高的地方,患者的比例越高,也就是越冷的地方越高,因为血糖的浓度高,更有利于人体御寒,这是人类应对严寒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 另一个例子,血色素沉积症,在欧洲血统的人中非常常见,西欧后裔中,携带致病基因的比例达到了 1/4,这和一个传染病历史有关,当时袭卷欧洲的黑死病,也就是鼠疫,有这个致病基因的人,可以大大的提高抵抗鼠疫的能力。
  • 最后再说一个,就是镰状细胞贫血症,这个病在非洲很常见,之前看另一本书《传染病与人类历史》也提到过,根本原因是有这个基因的人可以大概率的避免感染疟疾。
  • 根据上面的观点,这本书的名字也就好理解了,《病者生存》,意思就是,有些疾病,是为了帮助人类这个族群可以延续下来。
  • 也启发我想到了,凡事都有两面性,没有一定的对与错,也没有一定的好与坏。

番茄工作法 & 超聚焦 & 状态的科学 &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 先说番茄工作法,相信大家都已经听了无数遍了,最近听了这本书之后,算是有了一个系统的理解。
    • 首先,要会将一个负责的任务,精细化,拆解成一个一个的番茄钟任务。
    • 其次,每个番茄钟倒计时的时候,专注的完成既定的任务,到休息时间了,就要按照节奏来休息,可以起来活动一下,也可以冥想,让大脑完全的放松
  • 然后是超聚焦,很简单,就是我们要把精力完全集中在一件事情上,这样我们的效率才能最高。
    • 还有对应的一种模式是分散聚焦,精力集中无法长时间保持,所以,我们需要有规律的进行休息,也就是进入分散聚焦的模式。
    • 这个时候呢,负责超聚焦的那部分大脑网络,会得到充分的休息,更有利于下一阶段的超聚焦投入。
    • 所以这个和番茄工作法的原理不谋而合了。
  • 状态的科学,这本书里面提出了一个公式:成长 = 压力 + 休息,你看,是不是和超聚焦的理论重叠了。
    • 书里说到,如果你在休息的时候,还伴随有压力,那这种休息就是无效的。
    • 还有,疲劳并不是因为身体真的累了,而是我们的大脑认为我们累了,或者说,是在我们还有余力的时候,大脑选择让我们休息,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说的是让我们不要无效的忙碌,有时候多劳不一定多得,所以,需要选择那最重要的事情来做,否则,即使看起来很忙碌,但这却是盲目的。

这四本书放到一起,很巧合,正好都是最近听的,内容和观点可以互相呼应,互相之前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希望能对职场中的各位有所帮助。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 这本书很有意思,甚至有点预言的味道,作者认为,“把形形色色、内心深处有着根本不同的三观的人放到一起,让他们更多的互动和接触,得到的将是冲突和纷争,而不是理解和共存”
  • 之所以说有预言的味道,是因为书里提到了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冲突,就在这本书出版 5 年之后,就发生了 911 事件。
  • 书里也提到了乌克兰,当下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慢慢的在印证,作者的观点可能是正确的,而作者认为的一个原因就是,西方文明,自以为是的向全世界推广自己所谓的民主和自由,这肯定会引起其他文明的反弹,产生排斥和对自己文明的捍卫。

见闻 & 感悟#

本周买了一个新的应用,谜底黑胶,其实就是一个播放音乐的小组件,不过因为买这个应用,把 Apple music 重新用起来,之前每个月的订阅都没怎么听。

年龄的增长和能力之间的关系

这是我看到的一个问题,觉得挺有意思,问题是这样的:你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能力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在增长的?

作者的答案是:虽然随着年龄增长,你的能力上限不会提高,但是,你的能力下限会一直提高。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巅峰水平是 95 分,那么四十多岁之后,虽然你可能很难再超过曾经的 95 分了,但是,你会变得越来越稳。即使发挥再差,也不会低过 80 分。说白了,你的人生区间,变得更优秀了。这是一种更扎实的优势。

就着这个话题,多说两句,我也快到所谓的年龄危机了,现在的社会真的挺奇怪,过了 35 岁,其实正是当打之年,怎么就老了呢?一边延迟退休,一边又弄个 35 岁的危机,真的太难了。

俄乌战争

不可避免的再次谈到这个事件,是看一篇文稿的时候读到,当时的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是自以为的所谓光荣的探索,但是换个角度看,也是一场野蛮的入侵和掠夺。看到很多人在谴责俄罗斯,当然,发动战争,应该受到谴责,毫无疑问。同时,请不要双标,最近在 youtube 上看到一个人在阿富汗拍的视频,4-5 岁的小孩子,给别人擦鞋赚钱,每天吃不饱饭,请问现在西方的那些谴责俄罗斯的人,当时有这么激烈的谴责美国人么?

抉择时刻
目前遇到了一个工作上的需要抉择的问题,要不要对现阶段作出一个改变呢?周末好好想想吧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