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y

Clay

新聞通訊 2022-02-11

動機#

最近一個月吧,開始訂閱一些 newsletter,比如事不過三、生活奇旅、隨意搜尋等等,基本上每篇都能認真的看完,不像是在一些網站上看文章,被文章的標題吸引,點擊去之後,可能是為了符合各種條條框框吧,結構雖然更合理,但是內容反而有些繁瑣,大多數都是匆匆略過。

而讀 newsletter 給我的感覺,更像是和一個人聊天,或者說是聽一個人說話,讀起來很順,更容易產生一些想法和共鳴,這個感覺就像是我比較喜歡聽書,當聽到一本感興趣的書之後,會去找電子書來看,結果看電子書反而沒有聽書時候的那種強烈的感受。

我訂閱的 newsletter 的作者,寫自己的初衷的時候,基本都是為了輸出,平時的閱讀屬於輸入,那積累了一些之後,就要固定的輸出,沒有輸出這一步,很難衡量自己對輸入的內容有多少內化。

所以呢,我自己也打算開始寫 newsletter 了,之前自己寫個部落格,反正最後都是不了了之,希望這個可以堅持下來吧。

怎麼寫#

我再讀一些 newsletter 的時候,有的是自己的隨筆,有的是一些有目錄結構,我目前想法比較偏重於後者,就想自己現在每天都會做日誌,單純的記錄自己一天做了什麼,感覺還不錯,所以在 newsletter 上,也想沿用這個方式。

目前想到的結構大概是這樣

  • 一句:有觸動的一句話
  • 見聞:各種事件的見聞
  • 聽書:我自己有聽書的習慣,所以這個會是一個比較穩定的輸入源
  • 推薦:好文章,好應用,好插件等等
  • 感悟:一些自己最近的想法

以上是現在的想法,先試驗一下吧,我當時寫日誌,也是改了好幾次,最後才穩定下來。

開始吧#

一句#

我們總把突然而來的好念頭看成一種靈感,一種上帝的恩賜。你必須努力工作,或者至少有強烈的願望求解題目,才配得到這種恩賜。即使是所謂靈感,也來源於勤奮和專注。

見聞#

Gmail 郵箱收到了 GitHub 的一封郵件,推薦了 copilot 插件,我再 idea 安裝了,然後體驗了一下,不得不承認,AI 編程的時代要來了,我們現在就是複製粘貼,之後可能連這個都不需要了,哈哈,直接變成 code review 工程師了。

谷愛淩,最近很火的一個名字,才 18 歲,然後看了一下人家的履歷,真是沒法比,也不得不承認,一個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非常的重要,爸爸哈佛,媽媽斯坦福 + 北大,和媳妻聊天說到,有的家長在批評孩子還不如別人的時候,真的應該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不如人家的父母。

今天看到的新聞,知乎裁員,據說是視頻部門要裁員一半,有個前同事正好去年去了知乎,就在視頻部門,今天問了他,說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消息,希望他好運。

聽書#

昨天看了一篇聽書,《盲眼鐘表匠》,作者是理查德・道金斯,他的另一本書也非常有名,就是《自私的基因》。

《盲眼鐘表匠》這個書名就比較有意思,來源於神學家威廉・培里的代表作《自然神學》。培里在《自然神學》的開篇說,假如你在荒野之中看見了一塊石頭,那你可以認為,這塊石頭一直就在那裡,是自然存在的。但如果你在荒野中看到了一塊鐘表,各種機械裝置都非常精巧,那你肯定會認為,它不可能跟石頭一樣是自然產物,而一定是被一位鐘表匠精心設計製造出來的。像人或者其他動植物這樣的複雜生物,就跟這塊表一樣,一定是有人為了一個目的而精心設計的,絕不可能是自然出現的。

這個故事中,其實「鐘表匠」就是在隱喻上帝。意思就是說,地球上的生命如此精巧,各種自然現象如此複雜,一定是上帝設計的,不可能是自然進化的。本書的作者理查德・道金斯不同意。道金斯在書中說,培里非常聰明,他敏銳地發現,複雜生命的出現,一定有一個很特別的原因。但是呢,這個原因不是上帝這位無所不能的鐘表匠,而應該是達爾文所提出的自然選擇。自然選擇是沒有目的的,所以,它只能是一位盲眼鐘表匠。雖然這位盲眼鐘表匠遵循的基礎規則非常簡單,但卻是複雜生命誕生和演化的唯一正確答案。

許多人對達爾文進化論的理解是不準確的,進化不是完全隨機的過程,而是一個漸進累積的過程,其實簡單理解就是,基因的突變是有利的,基於自然選擇,遺傳下來的概率是大於不利的突變的,因為不利的突變會被淘汰,所以認為每一步都是隨機突變的理論是不正確的。

還看了一本《費馬大定理》,費馬大定理的內容很簡單,當整數 n >2 時,x^n + y^n = z^n 這個方程,沒有正整數解。

推薦#

這週在閱讀 newsletter 的時候,發現了兩個好用的 obsidian 插件

  1. cmenu,可以在編輯區域懸浮顯示快捷功能鍵
  2. Title Serial Number Plugin,方便的給標題區域增加排序

其實還有一個,就是 Spaced Repetition,可以製作 flashcard,通過 obsidian 來複習和背題,不過這個還沒有真的使用起來

對了,還有一個 Chrome 插件,relingo,可以自動翻譯,而且是根據自己設定的水平翻譯,感覺還不錯。

感悟#

年後的第一週工作日,前幾天基本都是在恢復狀態的過程中,斷斷續續的做一些工作,一年又過完了,之前期待過年,過完了之後,也沒什麼感覺,忘記了是初幾,晚上在家吃飯,孩子坐在茶几邊,一邊吃飯一邊看電影,時不時的發出笑聲,我和媳妻坐在餐桌,吃火鍋,中間偶爾聊幾句,我當時感受到了明顯的幸福。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